从安全评价范围看,我们仅在采矿、危化、冶金、电力等安全事故较为集中、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进行了安全评价,其它众多行业还没有涉及;
从安全评价技术上看,目前众多安全评价工作还依赖于经验,大多靠定性分析安全隐患的大小。进一步探索安全评价新技术,与国际安全评价行业接轨,适应我国安全管理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羽毛未丰的我国安全评价机构与人员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迫切需求,为安全评价师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并举的制度,努力完善各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淡化职称,强化职业资格,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等级制度相衔接的目标。”国家规定对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待遇和保障制度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证书实行同意编号,全国通用,并载入个人档案,与薪酬挂钩,获得退休金等方面政策奖励,部分省市已纳入当地户籍申请政策。2008年按照职业资格鉴定的程序,数千名安全评价人员经鉴定取得了《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安全评价师”新职业的首批专业队伍,同时国家安监总局也停止了行业自行举办的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考试和发证【备注:根据国务院〔2014〕50号决定,2014年10月23日安全监管总局正式取消了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
我国安全评价师与国外安全评价师有着一百多年发展的历史相比,我国的安全评价行业还十分年轻,无论是经验、技术还是社会影响,目前众多安全评价工作还依赖于经验,大多靠定性分析安全隐患的大小。进一步探索安全评价新技术,与国际安全评价行业接轨,适应我国安全管理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羽毛未丰的我国安全评价机构与人员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迫切需求,为安全评价师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随着安全评价行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上对安全评价师的需求急剧增加。全国安全评价师总数不足两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从业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无法专职从事安全评价工作。预计未来十年内,安全评价师缺口将达到10至15万人。这种局面,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安全评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众多有志于从事安全评价行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了难得的机会。